WFU

2020年9月2日 星期三

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

作者:連薪甯 (馬偕紀念醫院 PGY2)
參與時間:2020.08.30




下急診班的隔天,就來參加「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」,雖然很累,可是慶幸自己願意這樣充實地規劃生活。

我們的生活充滿的電子產品,甚至用「網路建構我們的生活」形容,好像一點也不為過!這一個月在急診,更是充滿這樣的體悟。

下雨的午後,急診充斥著病人。
「醫生醫生,我上網google,我查到我這個是不是....?」
「醫生醫生,我同事line我,這應該是...病吧?」
就算是醫療從業人員,不懂疾病時,也是最常利用網路去查相關資訊。

在我們這個時代,網路是資訊的來源,時不時更作為人與人之間的第一印象。

蔡校長的第一堂課,直接給了這一堂課的中心思想:「個人可以BYPASS媒體」。

政治人物有自己的網路平台,目的是為了宣達理念嗎?也許不是,網路平台是一個更直接投予想法的平台。

而劉育志醫師,從自己的品牌開始,創造了自己的事業「照護線上」。更不用說校長本人,也是部落格開始分享自己的經驗,進而創造了事業「新思惟」。


如果不發聲,就會「被」發聲。


第二堂課,劉醫師直接破題網路效益。過去是口耳相傳,現在也是口耳相傳,可是隨時可以google這個相傳究竟「是否正確」。如果不發聲,就會「被」發聲。

小時候,我們曾經等待晚上六點半的卡通,八點的連續劇;現在,我們隨時打開youtube,登入netflix。過去,因為電視新聞爆紅,現在可以自己直播而成名。

這就是改變,不論行業,無關年紀,我們都必須重視網路的效益。

再回到參加這堂課的初衷,自己的目標是什麼?劉醫師告訴如何心態調適,個人品牌不是全有或全無,「爆紅」也許不是一件好事。

醫師分享曾經他截圖過「網路流量300人」的當下,相較現在幾分鐘的「上千」,也許那張截圖只會被埋入更深資料夾的角落,可這就是曾經的累積。

永遠不要思考會有多少人看,累積是一種資本也是被重視的實力。


先耕耘網站,再運用社群


第三堂課,劉醫師和我們分析了各式平台,Facebook是開放的人際關係,相較Line是封閉式的人際關係。先耕耘網站,再運用社群,最後累積成google的關鍵字搜尋。

在諾蘭的新片TENET之中,我很喜歡一句話:「無知是我們的優勢。」如果知道了賽跑的結果,還會願意衝刺嗎?如果知道此刻深愛的另一半,終有一天曲終人散,還會願意這樣深情嗎?就是不知道未來的結果,所以現在有無限的可能,而我們也應該做此刻能做的事,把握此刻,點點滴滴的累積,結果可能是想像不到的彩蛋。

第四堂課,蔡校長為我們分享今日所學的進階應用。

利用網站能力辦活動,幫孩子也創部落格。

迅速的成立網站,讓曾經的空想計畫,一步一步的實踐。而幫孩子建立部落格,逐步地建立想像的世界。

深刻記得校長所說的一句話:「大人已經沒有想像力了,為什麼要用現實去限制孩子的想像?」不應限制,而是陪伴思考,帶領構思,如何實踐與規劃那些如夢似幻的想像。




而在教導實作之後,劉醫師帶來第五堂課,實際告訴我們「遊戲規則」。標準配圖,畫龍點睛,隨時注意小細節,那都是值得放大的關鍵。千萬不要因為心存僥倖,而跌落山谷。

最後有了雛形,劉醫師的第六堂課帶領我們去裝潢內部。一樣回到初衷:為什麼想創立部落格呢?文章的表現想要寫什麼呢?也許,思考之後是一片天馬行空,又或是腦袋空白。

其實挑所愛,有興趣,有專業的東西就是最好的起點。利用大數據,留意時事,注意重要研究,甚至是醫療指引,這對我們來說,就是天天研究,天天應用的關鍵字。

有了主題,用白話說故事;用對話引導閱讀;用簡化整理綱要。持續地做,有系統地做;累積能量,品牌延續。

最後一堂課,蔡校長帶來四個經典的網站分享。首先是校長的實際分享,在無意中累積,並在累積之中找到自己的聚光燈。燈亮,看到的是累積已久的實力,而不是虛有的空殼。

然後是專業職人陳醫師,專注而成為業內的專家。不需在意數字,而是在意每個數字的品質。學術並進的林醫師,在有限之中,找到自己茁壯的養分。而葉醫師在累積自己之後,不但增進診所的病人,也獲得生活的主控權。

扎實的一整天,雖然充實的讓人疲憊,可是卻得到了想像不到的收穫。創作自己的部落格,好像是遙不可及的理想,但是參加工作坊的一天,就順利建構了!

之後這幾天,也陸續把自己的文章發佈出來。看著逐漸完整的網站,不但成就滿滿也充滿感謝。

感謝「自己的無知」,在急診班結束之後,又早起參加工作坊。也感謝校長、劉育志醫師,還有現場工作人員的籌備。

此外,也驚喜這次有幸獲得「最佳網站設計大獎」,期盼自己持續努力,繼續產出文章。無知是我們的優勢,持續耕耘網站,品牌有自己累積,也為自己負責。


本文也發布於「新思維國際|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」